多维度活力凸显 科创板擦亮“硬科技”底色
市场信心与经营动能双向提升
近期,科创板企业以“真金白银”彰显发展底气。灿瑞科技、上海谊众等7家企业披露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2.25亿元;惠泰医疗、深科达2家企业披露增持方案,拟增持金额上限超1.66亿元。从全年来看,2025年已有72家企业推出76份回购方案,上限合计超66亿元;26家企业披露29份增持方案,上限合计近20亿元。广大特材、澜起科技等企业年内两次启动回购,深科达年内已三次披露公司高管增持计划,持续强化市场信心。
经营层面同样亮点突出。芯原股份受益于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营收12.84亿元,创历史单季新高,环比和同比分别大增119.74%和78.77%,成长动能显著增强。从各业务具体表现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芯片设计业务收入4.29亿元,环比增长291.76%,同比增长80.67%;预计实现量产业务收入6.09亿元,环比增长133.02%,同比增长158.12%;预计实现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2.13亿元,环比增长14.14%,同比增长基本持平。在订单方面,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新签订单15.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5.80%,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5%。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32.49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新签订单水平。
无独有偶,10月10日,广大特材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的自愿性披露公告,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25.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8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213.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0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458.14%。广大特材表示,主要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向好,公司营销部门积极拓展订单,合力保交付,使得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约25.04%。同时,公司优化产品结构,采取降本增效措施,修复了整体毛利率,从而增强了盈利能力。此外,风电齿轮箱零部件项目和海上风电铸件项目等募投项目效益显现,产能释放叠加成本降低,为公司盈利做出了较大贡献。
研发突破多点开花
科创板企业研发转化加速,近期多项技术突破引发关注。帝奥微自主研发的eUSBrepeater产品攻克信号完整性、低功耗等关键技术;国芯科技新一代汽车电子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CBC2100B”测试成功;中微公司推出覆盖等离子体刻蚀、原子层沉积等工艺的六款半导体设备;鼎阳科技发布带宽16GHz的SDS8000A系列数字示波器。
生物医药领域创新不停步,阳光诺和子公司在研项目BTP4507(拟治单药不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百克生物吸附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百利天恒自主研发的创新药镥[177Lu]-BL-ARC001注射液,均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创新管线不断丰富。
这些突破的背后,是企业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与政策的精准赋能。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整体研发投入超841亿元,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达12.61%。叠加科创板“1+6”系列改革政策效应释放,审核效率显著提升,如摩尔线程从受理到过会仅耗时88天,为硬科技企业提供高效资本支持。
产业集群成势
从产业布局看,科创板已形成“链群式”发展格局。集成电路领域120家企业实现全链条覆盖,占A股同行业公司数量超六成,构建了一支“自主可控”的主力军;生物医药领域113家企业攻坚深耕癌症、艾滋病等疑难病症治疗,板块成为美股、港股之外全球主要生物医药上市地,正在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高端装备领域超百家企业提供核心设备,为产业智能化升级筑牢“根基”。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589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014亿元,同比增长5%。剔除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大全能源4家光伏龙头企业后,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160亿元,同比增长12%;合计实现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11%。此外,54家未盈利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99亿元,同比增长8%;合计净亏损15亿元,同比缩亏70%。
研发成果领跑A股。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以24万研发人员、13万项发明专利构筑“研发密度最高”集群。中微公司ICP双反应台刻蚀机精度达0.2A(亚埃级)打破国外设备垄断,天岳先进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助力第三代半导体“弯道超车”。生物医药领域,百济神州泽布替尼2024年全球销售额近190亿元,百利天恒双抗ADC药物海外授权创国产纪录,迪哲医药舒沃替尼成为全球首个在美获批的EGFRExon20insNSCLC国创新药,中国硬科技正从“跟跑”迈向“领跑”。
记者 张纹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