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2.7 亿美元收购,京东物流收编「自家人」

发布时间:2025-10-09 11:34:25来源:
10 月 9 日早间,港交所一则公告让物流圈炸开锅:京东物流(02618.HK)宣布2.7 亿美元对价,从母公司京东集团手中收购从事本地即时配送服务的全资子公司达疆与达盛 100% 股权。这场关联交易的核心标的,正是支撑京东到家、小时购等业务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而交易双方的控股股东均为京东集团,间接持股京东物流达 62.99%。
值得注意的是,被收购的达疆公司注册资本高达 7 亿美元,远超 2.7 亿美元的交易对价,这一「折价收购」被市场解读为母公司对物流板块的明确输血。京东物流在公告中直言,此次收购将「补充现有产品矩阵及业务版图」,直接剑指即时配送领域的能力缺口。
二、战略拼图:从「大物流」到「快物流」的生死补位
这场收购绝非偶然,而是京东物流应对行业变局的「必答题」。回溯近三年动作,其布局逻辑早已清晰:
  • 2022 年收德邦:以近 90 亿元拿下大件物流龙头,补全快运网络短板;
  • 2024 年全资控跨越速运:65 亿元锁定航空货运资源,强化限时速运能力;
  • 2025 年吞本地配送:最终补上即时配送的关键一块,形成「仓储 - 快运 - 即时配」全链路闭环。
当前即时配送市场已是红海厮杀:美团闪购日订单破 5000 万,饿了么依托阿里生态快速扩张,而京东物流此前仅能依托第三方运力,履约效率与成本控制均处劣势。收购完成后,其可直接将达疆的配送团队与自身仓储网络打通,实现「商品就近出库、分钟级送达」,彻底摆脱对外部运力的依赖。
三、行业震动:巨头整合加速,中小玩家生存空间再压缩
京东物流的收购动作,正将物流行业的「整合战」推向新高潮。数据显示,自 2020 年以来,快递行业已发生超 20 起重大并购,极兔 68 亿收百世快递、顺丰控股丰网等案例接连出现,市场集中度 CR5 从 2020 年的 52% 升至 2024 年的 68%。
此次收购后,行业格局将进一步分化:
  • 第一梯队:京东物流与顺丰、美团形成「三足鼎立」,均手握全链路资源;
  • 第二梯队:三通一达需加速联盟整合,否则将在即时配、快运等细分领域持续失守;
  • 中小玩家:区域性物流公司或面临「要么被收购,要么被淘汰」的困境,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物流专家赵小敏指出:「即时配送已成为零售战场的核心基础设施,京东此次补位后,行业将从『价格战』转向『能力战』,没有全链路能力的企业终将出局。」
四、潜在隐忧:整合阵痛与盈利压力的双重考验
尽管战略意义重大,但京东物流仍需直面两大挑战。首先是整合风险:达疆团队能否顺利融入现有体系?此前收购德邦时,京东承诺「品牌与团队独立运营」,但此次作为同一集团业务,是否会进行人员精简与流程重构,仍存在不确定性。
更关键的是盈利压力。截至 2023 年底,京东物流虽实现扭亏,但净利润率仅 1.2%,而即时配送业务普遍面临「高成本、低毛利」难题 —— 美团闪购虽订单量庞大,至今仍未实现单独盈利。收购达疆后,如何平衡配送效率与成本控制,将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
五、结语:物流战进入「终局阶段」
从收购德邦到控股跨越速运,再到如今吞下本地配送业务,京东物流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送包裹到送万物」的蜕变。这场 2.7 亿美元的收购,本质是巨头在零售变革中的「生死抉择」—— 谁能掌控「最后一公里」,谁就能掌握未来零售的话语权。
对于消费者而言,行业整合或将带来更快捷的履约体验,但也可能面临选择减少的隐忧。而对于整个行业,京东物流的动作无疑发出明确信号:物流行业的「战国时代」即将结束,「终局之战」已经打响。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